關於「紅鼻子醫生」與「小丑表演」—我們與孩子擁抱當下
文 / 紅鼻子醫生創辦人 馬照琪
紅鼻子關懷小丑協會每一年都有針對協會內部小丑演員的集訓。這是一年一度的大事:全台灣北中南三地的小丑全年唯一全員集合的機會,協會每次也都會從國外邀請重量級的大師來為協會小丑上課。
目的就是為了提升小丑們的內在修煉與表演品質,同時提供大家一個彼此交流與聯繫感情的機會。
每次集訓短短五天的課程,都讓大家們如醍醐灌頂,像吃了大力丸一般,功力大增。不僅是在表演技藝上,更讓我們加深了解小丑醫生對於病童以及整個醫療體系的意義。
去年是疫情過後的第一次集訓。我們邀請了法國的Lory Leshin老師與Bernie Collins老師。前者幫我們上小丑的基本表演功以及重新認識小丑精神與默契,另一位幫我們上小丑妝容與造型的歷史演進與分析,同時給小丑們一對一的造型建議,讓每一個小丑的整體造型的精緻度與戲感都翻倍。
今年,我們一樣邀請到來自法國的Julien Gigault老師與Christian Têtard 老師。前者為我們上小丑即興建構方法,後者為我們上音樂與小丑表演。
可以說,這五天的集訓讓我們都接受了震撼教育,也有如暮鼓晨鐘,提醒我們許多小丑表演時最基本的精神與態度。(同時有許多讓人感動/激動到掉淚的時刻…….)
以下是我們在這次課程中重新學習到的:
第一題:到底什麼是小丑表演?
- 其實不是一個劇本寫好的角色。小丑比較是一種狀態(état/ state of mind) 或是精神態度(être /being)
- 小丑就是演員本身內在的反射。演員在表演小丑時,同時也是自己的導演、劇作家。
- 但小丑又不等同於演員。兩者必須拉出一種距離,小丑可以在這個距離當中自由的玩樂,而演員則是後面的控制者。
- 小丑表演最重要的,就是一切情感都是真誠地發自於內心,同時能夠與情緒一起玩出樂趣。即使是感受到悲傷,也能在悲傷中找到小丑玩樂的快樂。而演員則是平靜地在後面控制一切。
- 小丑在觀眾面前像是一本打開的書,所有一切當下感受到的情緒、醜態、平時想隱藏的事情、短處、慾望、七情六慾,完全毫不保留的呈現在舞台上。但這一切都是紅鼻子小丑,並不是演員本人。戴在演員臉上的紅鼻子就是保護演員的面具。
- 對小丑來說,失敗不是世界末日。相反的,小丑藉由面對失敗,來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並且棄而不懈地往不可能達到的目標來努力。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中間所呈現的人性動人之處(humanity)。失敗,對小丑而言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而且,誰說小丑註定失敗呢?
- 小丑之所以打動人,不是因為他/她有多厲害(當然需要有技藝作為表演的支撐),而是因為他/她能夠與觀眾建立強烈的連結。將自己當下所感受到的,即時傳遞給觀眾。讓觀眾能夠一起與小丑經歷他/她所經歷的喜怒哀樂。讓觀眾與小丑在一起。
- 作為一位好的小丑,必須要能夠沈得住氣,不會被演員自己的焦慮所擾亂(演員要保持冷靜)。等待事情的發生,用真實的情感、感受當下。觀眾需要時間與空間來進入小丑的世界,需要慢慢來。
第二題:小丑醫生在醫院裡到底具有什麼樣的意義與魔力?
來自法國的Christian Têtard老師負責上音樂與小丑表演
- 住在醫院的病童,失去了許多東西:自己支配時間與空間的權力、正常小朋友玩樂的權力、去學校上課的權力、拒絕的權力⋯。當然,他們到了醫院是為了治療與恢復健康,醫護團隊們也如天使般的全力為這個目標努力。但,病童們心靈與情感層面,仍然需要被照顧。
- 小丑醫生作為一個奇怪的存在(好笑的衣服、奇怪的紅鼻子、什麼?醫院裡有小丑?還會表演音樂、魔術、偶、搞笑?)打破了醫院既有的刻板印象,將外面繽紛的世界帶到了千篇一律的醫療場域中。像是一個搗亂者,又像是一個天真不經世事甚麼都不懂的人闖進一個充滿規則與儀器的世界。就像是生病的小朋友突然被丟入醫院的世界,小丑也是。
- 小丑醫生與住在醫院的病童,有一種強烈的連結。他們是情感上相依的夥伴,也是給予彼此力量的戰友。
- 一個是面對生活充滿挑戰與的小丑,另一個是因為身體病痛而感到自卑、挫敗的病童。小朋友在小丑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小丑在表演時遭受的困境隱喻了小朋友生命的真實,同時,當病童在看到小丑流露出脆弱的那一面而伸出了同情的手時,也證明了自己還是有力量的。
更重要的是,小丑醫生的表演,告訴小朋友:失敗並不可怕。
它有時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讓我們有勇氣直視生命,賦予它價值。
對小丑醫生來說,每一個小朋友都是一樣的。即使是在孩子生命的尾聲,他也擁有享受藝術與歡樂的權力。小丑不是醫師,無法治療。我們的工作,就是真真實實的陪小朋友與他的家人們一段,一起聽歌、一起看外面的樹、一起想像、一起做夢。讓每一個小朋友成為他應該有的樣子。
這也是為什麼,紅鼻子醫生的每一個小丑們,都是專業的表演藝術工作者,並且不斷地精進自己的藝術層次。
因為,我們要給小朋友最好的。我們從醫院的實際演出經驗體驗到:藝術真的能夠療癒。而微笑就是最好的心靈良藥。
最後,我何其有幸,能跟這麼棒的團隊一起工作。每一天去協會工作與去醫院表演,我都沈浸在幸福當中。未來還有許多開展與挑戰在前面。大家一起加油!
來自全台灣各地的紅鼻子醫生以及協會行政團隊
感謝國藝會與台北市文化局支持我們能夠邀請這麼棒的講師來台。
也感謝法國微笑醫生協會(le rire médecin) 及其創辦人 Caroline Simonds 一路上給予我們全力的支持鼓勵。
感謝台北市文化局贊助辦理
感謝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