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紅鼻子醫生進入成人癌症病房
文 ∕ 紅鼻子醫生 賽賽(黃冠嘉)
讓大人也能夠像個孩子一樣的玩樂也好、無禮也好、生氣也好、都是小丑們能帶來的禮物跟最好的陪伴。
2022年12月27日,是我當紅鼻子醫生以來,第一個牢牢記住的日期。這天我首度到花蓮的慈濟醫院值班。除了花蓮的好天氣跟好風景,花蓮熱情歡迎我跟夥伴的護理師們,還有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重要突破——紅鼻子醫生第一次嘗試到成人癌症病房演出。演出前心中有很多憂慮跟緊張,之前比較熟悉的是為孩子們表演、為高齡長者表演,但是為青壯年的成人表演,是完全不一樣的領域。成人不同於孩子,成人更加社會化、並且比起可能還懞懂的孩子,成人更明白自己罹癌後會面對的旅程可能長什麼樣子,也對於死亡有更深刻的恐懼、有更多掛心跟放不下的事情、更多複雜的情緒。面對這樣的成人,我們也能做好嗎?我們能為他們帶來歡笑的時刻嗎?我一直暗自擔心著。
紅鼻子醫生 賽賽與紅鼻子醫生 對對在花蓮慈濟醫院為成人癌症患者演出
當天我們一踏進成人癌症病房區,就感受到氣氛跟兒童病房、加護病房或日照中心都不一樣,感覺更沉、更重、更靠近終點。因為時間的關係,護理長幫我們把狀況比較好的病患都集合到護理站,我跟夥伴就在護理站獻唱情歌,並且為這首情歌的戀愛情境找一位男主角。雖然非常緩慢、非常細微,但在表演的過程中,我感受整個護理站的氣氛悄悄地改變了,護理師們逐漸聚集起來起來跟我們合唱、歡呼,慢慢的開始有患者跟著我們一起唱歌,有人擔任樂手幫我們打節拍、有人擔任燈光手幫場景製造soptlight、最後我們也成功找到一位男患者擔任情境男主角,跟我的夥伴深情對唱、互相擁抱。看到他們儘管虛弱、儘管在跟疾病奮鬥,但依然顫抖而真實的笑容,我深刻的體會到:「不管是什麼年紀、不管離死亡多近,都擁有快樂的權利」。
當天過程中也有出現讓我措手不及的小插曲,在表演過程中,有其中一位男性患者始終不發一語,直到賽賽(我的小丑角色)到每位患者身旁逐一互動,並且試圖跟那位男性患者對話時,他非常堅定、非常兇的叫小丑們「滾」!。
當下的音量跟敵意其實讓我非常驚嚇,但同時我也不希望影響到其他觀看演出的患者們,因此還是以小丑的狀態繼續互動,雖然接下來持續幾分鐘都餘悸猶存。直到表演結束後,回想起這個片段,又想起集訓週法國的老師來為我們上課時分享的內容,便感到釋懷許多。也許當下對這位男性患者來說,能夠表達他的憤怒,也是一種療癒與被接受。
他也許不能叫他的疾病「滾」、不能叫護理人員「滾」、不能叫自己的負面情緒「滾」,但他至少可以對小丑這麼做。平常成人的生活總是有許多壓抑、許多社會化後要表現出的樣子,因此讓大人也能夠像個孩子一樣的玩樂也好、無禮也好、生氣也好、都是小丑們能帶來的禮物跟最好的陪伴。
如果您認同紅鼻子醫生的公益行動,請與我們一齊推動這個大輪子
►成為我們的大使,將我們的故事傳遞出去
►官方網站 http://drn.org.tw/
►微笑捐款 https://event.drn.org.tw/ahsR2/web
►微笑義賣 https://event.drn.org.tw/b4pVF
► 發票轉贈 愛心碼 1801
► 攜手合作 drn@drn.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