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鼻子醫生」攜手「瓦城泰統慈善基金會」,與「台北榮民總醫院」合作,在今年10月啟動台北榮總的「紅鼻子醫生兒童醫護關懷長期巡演計畫」。計畫由瓦城泰統基金會投注兩年200萬,紅鼻子關懷小丑協會與台北榮總執行推動。
為讓罹患重症病童展現笑容並勇敢對抗病痛,瓦城泰統集團董事長徐承義今(17)日正宣布,其個人出資在5月設立的「財團法人瓦城泰統慈善基金會」,決定贊助台北榮總推動「紅鼻子醫生計畫」,期能發揮企業社會責任推動兒童醫護關懷,將溫暖帶入兒童病房。
「紅鼻子醫生計畫」是瓦城泰統慈善基金會成立後,推動的第一個公益慈善活動,預計兩年內贊助紅鼻子醫生計畫200萬元,幫助罹重症病童。10月初起,紅鼻子醫師每周四歡樂巡診9樓兒童病房及兒童加護病房,使原本生冷的醫院病房,每周都傳出陣陣烏克麗麗的琴聲、歌聲與孩童的笑聲。計畫啟動5周至今,透過紅鼻子醫生的表演與歌聲,輔助了長期接受治療或住院的孩童們,面對治療過程中的恐懼與焦慮,也同時紓緩病患家屬緊繃的心,以及釋放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
台灣罹癌兒童數漸增,現今醫療環境對於病童與醫護心靈照顧仍顯不足,許多重症病童長期處於封閉病房中,每日歷經冗長且煎熬的治療過程,在努力康復的內心歷程上,特別需要長期關懷,而照顧家屬和醫護人員,也需要持續性的支持力量。身為三個孩子的父親,徐承義深知罹病孩童和他們的父母在對抗病痛時的感受,並深受紅鼻子醫生與榮總醫護團隊的努力付出所感動。
因此,在得知有「紅鼻子醫生計畫」後,徐承義毫不猶豫決定要推助這個有意義的活動,希望透過紅鼻子醫生的長期巡演,幫助病童再次展現笑容,勇敢對抗病痛。
源於法國的「紅鼻子醫生」又稱「小丑醫師」,至今已有25年歷史。所謂「紅鼻子醫生」,其實是一群同時受過表演藝術及醫療理論訓練的小丑演員,他們透過默劇、歌唱、舞蹈、魔術等表演,為病童、家屬及醫護人員提供小丑的即興演出,在歐美已行之有年,而紅鼻子醫生是亞洲地區第一個醫院小丑專業組織。
臺灣紅鼻子醫生計畫創辦人─沙丁龐客劇團團長馬照琪,於法國留學期間接觸到「微笑醫生協會」推出的紅鼻子課程,並將所學帶回臺灣,從2014年開始執行「台灣紅鼻子醫生計畫」,於2016成立「社團法人臺灣紅鼻子關懷協會」,期待將紅鼻子醫生正面溫暖的力量,透過歡樂的表情、豐富肢體演出,讓病房不再冰冷,洋溢歡笑。
趕快關注我們!!
紅鼻子醫生官方網站 :www.dr-rednode.tw
紅鼻子醫生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DrRedNose
紅鼻子醫生instagram:www.instagram.com/dr.redn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