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捐款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紅鼻子關懷小丑協會
台內團字第1050092644號
© 2025 紅鼻子醫生 Dr.Rednose.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捐款
parallax background

最新消息

 
2025 年 9 月 25 日

【讓愛串流 3】生命關懷與社會共融的觸媒(董維琇)

生命關懷與社會共融的觸媒 在醫院裡,觀眾不只是「病人」。還有家屬、護理師、志工。他們在生理與心理的高壓下,很少有人有餘裕去看一場表演。 紅鼻子醫生想做的,是把那場表演搬進來:以人為中心,把笑與遊戲交還給每一個人。 從進醫院前的病情閱讀、到休息室的著裝與暖身;從走廊的小調、到床邊的即興對話。這不是一次性的活動,而是長期、規律的公共藝術實踐。它讓醫院暫時變成可以想像、可以創造的空間;讓孩子與家屬從緊繃的現實岔出一條小路,獲得片刻呼吸。 董維琇老師,把這種工作,放回公共藝術與社會參與的脈絡來看: 當藝術的「電流」流入醫療場域,藝術家就成了社群的「意外訪客」與觸媒。它不取代醫療,卻補上情感照護的縫隙。 於是,笑不再是奢侈,而是一種基本權利;醫院也不只是治療所,更是能孕育連結與尊嚴的地方。
2025 年 9 月 25 日

【讓愛串流 1】你們要在飛機上才能看得到我(簡子傑)

「你們要在飛機上才能看得到我!」 這不是舞台上的台詞,而是一個孩子在病床上,對紅鼻子醫生喊出的話。 那天,紅鼻子醫生假裝「沒看到」他,孩子卻用這句突如其來的回應,把遊戏推向新方向。笑聲在病房裡炸開,護理師和家屬也忍不住揚起嘴角。 紅鼻子醫生的舞台不是劇場,而是醫院走廊。她們和護理師閒聊、在走廊彈烏克麗麗,再帶著笑料與遊戲走進病房,讓孩子短暫忘記自己是病人,讓家屬在沉重治療中得到喘息。 作為台灣唯一的專業醫療小丑機構,紅鼻子醫生自2017年起在台電公共藝術計畫支持下,於高雄展開長期服務,成為全台首個以醫療小丑為主題的公共藝術案。八年來的陪伴即將告一段落,我們特別邀請三位學者撰寫系列專文,從不同角度記錄這段珍貴歷程。
2025 年 4 月 16 日

2025 紅鼻子醫生助人工作坊開放報名

助人工作者,總是在第一線扛住壓力,溫 […]
2025 年 3 月 25 日

【紅鼻子醫生日記】不只是孩子們

這次兒童節巡演,我們來到新竹的三間醫 […]
2025 年 3 月 10 日

【紅鼻子醫生日記】巡迴的微笑蒲公英

「音樂響起的瞬間,空氣被輕盈地揉開, […]
2022 年 8 月 30 日

紅鼻子醫生的第一本繪本:《紅鼻小孩:葉道瑝與紅鼻子醫生》

紅鼻子醫生的第一本繪本:《紅鼻小孩:葉道瑝與紅鼻子醫生》真實故事改編,感動無數網友的洋蔥故事,父母與孩子推薦共讀晚安故事
2022 年 6 月 22 日

紅鼻子醫生的疫苗陪伴演出

2022年,台灣疫情從冬天蔓延到夏天,兒童疫苗施打如火如荼進行,台大醫院的疫苗陪伴是紅鼻子醫生接到的緊急任務,為期一週共計5天的演出,估計4,500人次的5-11歲兒童,紅鼻子醫生從接獲任務到上場,準備時間僅有三天,陪伴小朋友打疫苗,一起消除恐懼,共同打造友善醫療環境,紅鼻子醫生遇見好多小朋友,一起趕走不舒服跟害怕...
2022 年 6 月 15 日

【紅鼻子醫生日記】叮咚!你有一份歡笑來囉!

紅鼻子醫生將大眾的認捐400份兒童節禮盒快遞送到醫院給孩子們,遊戲、唱歌、玩耍,看似簡單不過的兒童日常,對他們來說似乎遙不可及,小丑醫生的出現成為日常生活中的色彩,兒童節禮盒是大眾的愛心,讓紅鼻子醫生感受到外界的溫暖,除了禮物之外,透過禮物可以跟紅鼻子醫生互動玩耍,這些開心的記憶都成為滿滿的養分....
2022 年 5 月 17 日

【紅鼻子醫生日記】小丑醫生被隔離怎麼辦?

小丑醫生田田從荷蘭海牙的「2022醫療小丑世界年會」回到台灣後,依照政府規定,住進旅館隔離10天。   這10天,她一共完成四場 視訊演出,我的小丑「田田」會透過鏡頭,讓熟悉的小朋友及家長看看自己正待著的旅館房間,並跟他們表達自己被 隔離的心情,小丑醫生田田遇見一起玩耍的女孩、失去活力的小男孩,還有像巨人一樣的媽媽,有那些故事要與你分享呢?  
Buy now